懵懵懵懵二宝

“讲个笑话 你可别哭”

煮酒论豆豆:

       《驴得水》这个名字听得好久了,在它还是话剧时,不论剧名还是海报,都让我以为是欢闹的轻喜剧,N多次在票务网站主页上看到它,却没有一次点进去。然而我真正想说的是,熬过十月,终于有点好看的电影了!无数次在手机页面上滑过,好歹没有错过。那么,言归正传,开始剧透。
        首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三民小学全体教职工四人为骗取政府教育金而导演的一出闹剧。额,感觉哪里不对……不过,它确实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细分一下,这个故事可以再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校长伙同老师欺骗教育部特派员,讲个笑话说的大概就是这段,而这笑话讲的着实不错,莎士比亚朗诵那里我在电影院笑出声来。第二部分是讲特派员伙同校长、老师欺骗美国投资人,你可别哭讲的应该就是这后半部分了。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2年,故事的发生地——三民小学是一所位于西北高原由大概是啥祈雨庙改建而成的农村小学,小学由校长一手创办,任教的其他三位老师也都是致力于中国农村教育的青年教师。片名中的驴得水是一头叫“得水”的驴,因为小学地处偏僻,取水困难,无奈之下校长便把驴得水谎报成了一名英语老师,这样就多了一个人的工资嘛。后来,教育部特派员来考察吕得水老师,美国投资人来探望吕得水老师,故事便围绕这一系列圆谎展开。有人说《驴得水》三观不正,讲道理我是不服的,你说这片子同情老师们的遭遇也好,宣扬理想主义精神也好,但都不可否认,从头至尾这部电影都在告诉我们,当你犯了一个错、撒了一个谎,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不要妄图用另一个错误和谎言去弥补和掩盖,那只会使事情更糟。
        作为一部话剧改编电影,《驴得水》的一个长处在于没有多余的人物,这使得影片可以在有限的篇幅里将几个主要角色(校长、张一曼、周铁男、裴魁山、孙佳、铜匠、铜匠媳妇、特派员)一一进行刻画,每个人都有展示其性格和矛盾的戏份,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出场时间,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龙套和陪跑角色几乎没有,那种纯粹为了触发剧情的人设也几乎没有,这就使得每一个出场人物的戏都很足,而这在通常意义的电影里是不多见的。而遗憾的是《驴得水》最大的缺陷恰恰也在这里,因为戏份过于平均,主角不够突出,导致对个别人物尤其是其心理转变的刻画缺乏深度和足够的说服力。比如说裴魁山,在“铜匠的复仇”中,他情难自已的发泄着对张一曼的愤怒,无所不用词极的骂她是臭婊子、贱人,骂她活该。我就不懂了,这是一个深情表白过一曼的男人诶,退一步说除却爱,这里面还有懂啊,他理解她的放荡,他懂得她的单纯,他口口声声说他喜欢这个女人,想和她过一辈子。而当一曼欲言又止最终明确表态以后不会再招惹他时,裴魁山一没有伤心欲绝,二没有恼羞成怒,他站在明媚的阳光下望向张一曼远走的背影冲她喊道“太晚了”。诶我就不懂了,这样一个男人,而且是这样一个了解张一曼过去行为和现在心理的男人,怎么就因为她睡了铜匠,而且是为了说服铜匠留下拍照就如此的“因爱生恨”呢?非但如此,铜匠走后,他更是直接找到校长,直白地要求在三万元里分利,要知道这可是在影片开头反对校长设立奖学金来吸引生源的人啊,理由是有违初衷,认为校长此举非但不会改变农民贪、愚的现状,反而会助长这种不正的求学心态。这样一个裴魁山,何以因为一场在张一曼身上见怪不怪的“睡服”而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呢?但与其说这是剧情设置不严谨或人物刻画的不深刻,我倒觉得是编导的有意为之,就是为了突出矛盾,制造更大的冲突和转折以揭露所谓人性。劲儿使的稍稍有点大了。相较之下,周铁男部分就处理的合情合理,戏剧转折和随之而来的感情爆发都让人倍感触动,难以忘怀。
        同样出现问题的还有校长。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校长本应是全剧矛盾最集中的一个角色,首先学校是他建的,老师是他召集的,吕得水的档案是他伪造的,继续隐瞒真相是他一直坚持的。可以说在全局所有重要的关键节点,校长都是决定着剧情走向的那个人,而就这个角色所承担的功能而言,电影对他的描写稍显单薄了。而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这个人物缺乏灵魂,也就是说这个人物的价值观缺少感染力。在剧中,校长常说的一句话是,“来,咱们聚聚气儿!”继而大家一齐喊出三民小学的口号——“团结 奋斗 乐观”,而这位校长,也真的是盲目乐观了。。。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从头至尾这位校长都做了些什么:前推故事的起因,校长为了解决用水困难问题养了头驴,为了养驴把驴得水谎报成了一名致力于改变中国农村愚昧落后面貌的青年教师,再到故事的最开始,周铁男已明确向他说明,以前是教育部不了解他们这的情况才出此下策,现在特派员来了,看到他们取水确实有困难,说不定就不追究驴得水的事了,而这位校长说什么,不行!他不能冒这个险,万一教育部叫停了他们,学生怎么办。其实站在上帝视角看完全片,用个驴顶替老师算多大个事呀,在出了一连串的闹剧之后,学校不还是照开么。。好,如果到目前为止校长的所作所为都还算勉强能理解,毕竟他坚持不坦白实情,坚持欺瞒到底,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是为了孩子们嘛。那在他得知原本的资助款共计十万,而其中七万是被教育部私吞了以后,校长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有三万就不错啦。。。更甚的是,在铜匠妻带着铜匠到学校大闹,声色俱厉地嚷着要抓破鞋的时候,校长居然求一曼做出牺牲,我也是醉了,讲道理,这是赤裸裸的自私啊,而在之后的剧情里导演里借裴魁山之口向我们稍作了解释,原来校长是张一曼的恩人,那讲道理,这也是半个道德绑架了吧。同样让人不解的,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美国投资人时,曾经在特派员面前说出“我愿意让他试一试,我相信他可以!(他指铜匠)”的校长,在众人都觉得铜匠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铜匠了的时候,说出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美国人看到铜匠”的话来,朋友,说好的相信呢。。再之后,一曼被欺辱,铁男险些丧命,驴得水被杀,校长依然不为所动,还去求女儿孙佳假扮铜匠的妻子,坚持要把这出戏演完。直至弄假成真,孙佳真的要嫁给铜匠了,我们的校长大人被牲口一样的捆绑在墙洞里嗷嗷叫,最后呢,他还是要留下办学。真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啊。主角的成长和蜕变在哪啊,在经历了这么多incredible的事情之后,我没有在校长身上看到任何升华,也就是说校长这个角色有点强行为剧情服务了。教育本身是种理想主义的事业,而办教育的校长却反映着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相比与其他人的牺牲,仅是一句“这是我一生最大的理想”显然是苍白无力,难以换取观众认同的。同时,由于影片没有出现过一个学生,也没有对校长过往经历的些许透露,观众只能依靠脑补来理解校长执拗的坚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观众与角色的距离。当然,也不能排除有这样一种理解,在孙佳离开,一曼自杀,铁男和魁山各自发生思想转变后,校长自始至终所贯彻的团结、奋斗、乐观的精神或许寄托了电影创作者们对这样一种情怀的守护。但不论如何,相比于校长,编导显然把关于灵魂的更多笔墨给了张一曼。这确实是一个单纯的姑娘,我愿意相信她并没有疯,她只是不想再受到伤害罢了。对于这个浪漫的姑娘,散起一篮蒜皮,天空便下起雪来,对于这个爱美的姑娘,花丛里也不忘细细甄别她的“美人儿”,然而一切矛盾集中在她身上爆发,这个真实而自由的灵魂承担了或许属于和本不属于她的一切,当枪阴差阳错地滑到她的跟前,她便为自己选择了结局。哎,一曼真是太惨了,大概编剧也觉得她太惨了,干脆就把她写死了。于是,在这个学校里仅有的两个知识女性,一个死去了,一个离开了,可以说这代表了挣扎在一个荒诞世界里清醒着的人们最终的归宿,要么毁灭,要么逃离,而当这片土地只留下铜匠妻子时,终于它便正常了。至于说影片中对当下的讽喻,我更想说的是所有好的文艺都在诘问人类永恒的问题,没有一个时代是完美的,这些好的文学艺术便也都在深刻的拷问当下,提问得越是无解,也就越是传承的经典。
        最后,我想说说佳佳,在电影“你可别哭”的部分里,有太多沉重的段落,比如张一曼颤抖的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比如周铁男匍匐跪地痛哭求饶,最后看着孙佳扶起爸爸,艰难哽咽地说“我丈夫的死不是您的错”时,我真是忍不住了,要不要这么惨啊。。。。自由可以死去,理想可以破灭,希望不能被扼杀啊。在教堂的戏份里,所有人都一片狼藉,唯有孙佳绝决地飘然而去,坐在影院时我就忍不住地想,在群体的荒唐与无序中,个人会有这般潇洒的转身么,很可能的事实是愤怒的铜匠妻子拿起枪对准了孙佳吧。还好,导演是仁慈的,佳佳离开了,带着五彩斑斓的希望。我想童年时有过弹力球回忆的小伙伴们都会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把球扔在地上弹起的高度要远远大于把球扔在床上。电影结束时,看着那些色彩鲜艳的小球跳跃在青草茵茵的土地上,我想,大概就是这样吧,没有无根之木,没有无源之水,只当有一天我们脚下的土地真正坚实了,所有轻盈的梦想才会那般绚丽地绽放。

评论

热度(3)